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三個“用好” 筑牢強農興農使命擔當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整合教育教學平臺載體,努力讓黨史學習教育在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中堅定理想信念,凝聚夯實立德樹人思想根基,筑牢強農興農使命擔當的思想和行動自覺。
用好講堂,強化“專、精、深”,培根鑄魂“立信念”。依托“黨委理論中心組+課堂+黨支部+政治理論學習”等載體平臺,構建“講授+輔導+交流”的全覆蓋“黨史+”學習范式。理論中心組成員“示范學”,嚴格對標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四個專題,在交流研討中廓清百年黨史的基本脈絡、百年來黨取得輝煌成就,堅定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的使命擔當。校領導結合專題黨課“導學”,強化立德樹人使命擔當,堅定扎根干旱半干旱地區建設世界一流農業大學行動信念信心。融入“思政課程+課程思政+專業思政”協同改革創新“引領學”,開設“中國共產黨歷史綱要”“社會主義發展史”“新中國史概說”“改革開放史”等“四史”課程,推進黨史學習教育“三進”,培養學黨史、感黨恩、守初心自覺。“請進來+走出去”跟進學,組建的宣講團,開展宣講50余場次,覆蓋師生8000余人次,多維度參與“陜西高校學生黨史宣講接力活動”,邀請專家做《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發展歷程與多黨合作歷史》輔導報告,組織黨外人士赴革命圣地觀摩學習,銘記黨的歷史,傳承紅色基因,堅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念信心。
用好臺站,強化“活、行、用”,砥礪前行強信心。學校充分發揮野外臺站、試驗示范基地等教育教學資源,讓黨史學習教育在“沾泥土”“接地氣”中,引導師生踐行糧食安全、生態文明、人類健康和鄉村振興的學科使命,繼續譜寫新時代服務國家戰略壯美篇章。融入服務鄉村振興的偉大實踐,八院士齊聚學校洛川蘋果試驗示范站,在田間地頭、在農民家門口、在鄉村振興最前沿,“用科技振興鄉村,用奮斗實現藍圖”黨課推動紅色革命故土——洛川,實現蘋果產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讓老百姓生活更加富裕美好。融入服務保障改善民生,植物病理學專家康振生院士、小麥育種專家、三秦楷模王輝教授將“勞動教育課”搬到小麥試驗示范園,通過“保障糧食安全,貢獻西農智慧”現場教授,在學思踐悟中堅定“中國碗裝中國糧”的價值擔當,立足解決農業‘芯片’‘卡脖子’難題。融入“強農興農”的使命擔當,依托畢業季,組織畢業生走進試驗示范站、試驗示范基地等開展勞動實踐,在感知勞動中培養學農興農愛農踐農情懷,引導廣大青年學子扎根“三農”做貢獻。
用好平臺,強化“學、演、研”,家國情懷“亮底色”。挖掘梳理學校厚重辦學歷史中的黨史記憶、黨史印記,用活黨史中的育人元素,讓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成為新時代西農人的鮮亮底色。依托陜西省黨史教育基地、學校百年黨史長廊等,組建百年黨史學生宣講團、校史校情宣講團,舉辦“感悟黨史精神、獻禮建黨百年”黨史故事講解大賽決賽、“紅色故事”講演等,激勵廣大青年聽黨話、跟黨走、報黨恩,投身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進程。重溫校史中的紅色記憶,用活用好紅色檔案資源,講好百年紅色故事,舉辦校史紅色記憶主題展覽,用史料、實物、圖片等生動展示西北農專地下黨的創建、西農地下黨的建設、發展新黨員抗戰救亡、在隱蔽中繼續堅持斗爭、反遷校護校的中流砥柱、西農迎解放等感恩中國共產黨對學校發展的引領,牢記先烈家國情懷,傳承紅色基因,弘揚西農精神,勇做新時代的“三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