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學:積極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政教育
湖南大學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論述和來校考察調研的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持續擦亮“實事求是”策源地和“兩個結合”先聲地品牌,充分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寶庫,以傳道濟民為宗旨的書院文化、經世致用為特質的湖湘文化、實事求是為精髓的革命文化為抓手,厚植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和文化自信。
深耕書院文化富礦,做傳統文化的弘揚者。一是深入闡發文化精神。打造“岳麓講壇”“祭孔大典”“全球華人國學大典”“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策源地”等一批文化品牌。開展清明紀念山長、端午紀念屈原、金秋紀念孔子,入學禮、拜師禮、謝師禮等“三紀三禮”活動,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滋養學生心靈。制作推出《岳麓書院先賢語錄100則》,開設“大麓開講”“全球華人國學大典”等,邀請名人名家、企業先鋒、優秀校友等以“朱張會講”形式交流對談,多主體、多渠道、多形式講好書院文化故事。二是發揮場館育人實效。以發揮岳麓書院為依托,充分發揮大禮堂、老圖書館、科學館等“國寶級”校園早期建筑群的場館育人優勢。連續三年開展“重走總書記考察路”精品活動,在岳麓書院講授書院文脈和湖湘精神、在抗日戰爭受降地的科學館講授愛國主義精神等,引導學生站在歷史中學歷史,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建設中國書院博物館、馬克思主義學院正紅館等場館,利用文物藏品、影像資料、場景復原等資源,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和育人環境。三是貫穿學生教育始終。依托三季育人,開學季推出“開學第一課”系列輔課、定制岳麓書院學規折頁作為入學禮物;畢業季打造畢業文化墻、定制畢業生專屬文化衫和楹聯書簽;打造“楹聯中的湖大”“建筑中的湖大”“院史中的湖大人”等新媒體作品,舉辦岳麓書院實景模擬演講比賽、校史校情知識競賽等,引導學生在校園文化建設的具體活動中感知、認可、踐行湖大文化精神。
煥新紅色文化資源,做革命精神的踐行者。一是結合理論宣講學思想。持續開展學生黨員骨干領航班系列活動,開展“青春共話黨的二十大”“研習文化地圖,領航青春使命”“學憲法 講憲法”中國憲法日宣講等系列活動,將“課本宣講”轉化為“情境宣講”,由“被動接受”轉化為“體驗學習”,堅定學生“聽黨話、跟黨走”。二是結合實地研學悟初心。連續多年組織學生黨員赴貴州遵義、湖南韶山、革命博物館、黨史紀念館等紅色基地開展實踐研學活動,鼓勵學生結合專業特色、胸懷“國之大者”,在實踐中引導青年學生樹立服務國家和社會的信念。開展“紅心向黨 紅色走讀”大學生紅色文化尋訪實踐教育、“經典誦讀分享”活動,推出百部湖南本土紅色文化短視頻,活動開展情況被光明日報、學習強國、中國大學生在線等平臺廣泛報道,入選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網《百年珍貴記憶——全國高校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原創精品檔案》。三是結合志愿服務重踐行。校內開展岳麓書院講解培訓與專題比賽、移動黨課等,校外聯動湖南博物院、長沙市黨史展覽館、汝城縣沙洲村半條被子展覽館等開展雙語志愿講解服務活動,年均參與紅色文化志愿活動9000余人次,為140萬中外游客提供志愿服務近30000余次,總計志愿服務時長近40000小時。通過實踐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增強對紅色文化背后的內涵理解和認同,勇擔重任成為優秀傳統文化的踐行者與傳播者。
扎根湖湘文化沃土,做強國偉業的建設者。一是助力鄉村振興發展。發揮校內人才資源優勢,成立赫曦支教志愿服務隊、普通話推廣志愿服務隊,打造“鄉村振興博士服務團”實踐品牌,設立志愿者支教服務基地,連續11年累計選派118名支教老師前往隆回縣鄉村學校開展支教志愿服務工作;實施“魏源人才計劃”專項社會實踐項目,累計選派10批136名優秀研究生深入隆回縣掛職鍛煉,參與鄉村發展建設;依托“百村百樓計劃”實踐服務項目,打造實踐服務團,根據村民需求進行古建筑、老舊建筑改造及鄉村規劃設計,同時以寫實、漫畫、墻繪等多種表現形式挖掘鄉村發展故事和歷史建筑背后故事。二是助勢紅色作品傳播。自主創作了一批富有歷史文化內涵和鮮明時代特色的文藝作品,讓紅色文化“熱”起來、“活”起來、“傳”下去。歌曲《約麓山晨光曲》、器樂作品《樂游中華》、話劇《赫曦赫曦》、戲劇作品《永不消逝的電波》、小品《幸福直播白水洞》、舞蹈《不屈的文脈》等一批優秀作品在全校師生群體中取得良好反響,并多次在國家級、省級大學生藝術節斬獲獎項;與湖南省京劇保護傳承中心、湖南省民族樂團、南京大學交響樂團等校外藝術團體合作,開展高雅藝術進校園演出10余場;大學生藝術團專場44場,藝術團室外快閃演出17場。三是助推文化實踐融合。組織開展公共服務領軍人才培育“赫曦計劃”、學生全球勝任力訓練“登峰計劃”等,鼓勵學生開展與文化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創新調查研究,其中,“尋路沙洲”實踐團著眼于“半條被子”故事的發源地郴州汝城沙洲村,詳細解讀該村發展的紅色文化、綠色生態、古色鄉風的“三色密碼”,申報項目獲“挑戰杯”競賽“紅色專項”賽道全國總決賽一等獎。“DR-TimeRing全生命周期的糖網(DR)智能助手”“游鮮生——生鮮電商助力精準扶貧”等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獲“互聯網+”國賽“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賽道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