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堅持“四個聚焦”,深入推進新時代輔導員隊伍建設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動《全面加強新時代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行動方案》落地見效,在輔導員選聘配備、培訓培養、發展晉升、激勵保障等方面下功夫、出實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堅定、數量充足、素質過硬的輔導員隊伍。
聚焦選聘配備,優化隊伍結構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把輔導員隊伍建設作為學校教師隊伍和黨政管理干部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納入“雙一流”建設總體方案和中長期發展規劃。黨委常委會、校長辦公會定期研究輔導員隊伍建設情況,建立組織、人事、教務、學工等工作聯動機制,協調解決隊伍建設中的重點難點問題。二是完善制度保障。出臺和修訂《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代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實施辦法》《輔導員隊伍發展建設規劃》《輔導員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基本條件的規定》《輔導員崗位設置與聘用實施辦法》等文件,明確輔導員崗位職責與要求,建立健全輔導員配備與選聘、管理與考核、培訓與培養、發展與保障等工作機制,嚴格落實輔導員職稱評審“單列計劃、單設標準、單獨評審”要求。三是拓寬選育途徑。按照專職為主、專兼結合的原則,配齊建強輔導員隊伍。增設年輕管理干部轉任選聘途徑,實施“博士輔導員專項計劃”,培養具有博士學位的輔導員,有計劃的選聘博士畢業生充實到輔導員隊伍中,不斷優化隊伍結構。建立健全選苗育苗機制,實施本研一體化“專業+管理”復合型人才專項計劃,選拔培育一批有志于從事輔導員工作的學生骨干。堅持從學校黨政干部、專任教師、優秀研究生中選聘一定數量的校內兼職輔導員,從各級黨政機關、軍隊、企事業單位黨員領導干部等群體中選聘校外“沐光”導師,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專職輔導員準入和退出機制,形成“中青梯次合理、專兼結構均衡、專業優勢互補”的輔導員隊伍結構。

聚焦培訓賦能,強化能力提升
一是健全培訓體系。聚焦輔導員工作職責,分層分類建立健全培訓課程體系。實施“蒲公英”輔導員能力提升計劃,根據入職年限和職業發展階段,面向初階、中階、高階輔導員量身打造培訓課程,實行精準化培育,形成“潛力型—成長型—專家型”三級進階式培養鏈條,從固基、提升、培優三個著力點全面提升輔導員的素質能力。結合主攻方向選派優秀輔導員參加上級培訓,設立專項經費,定期組織校級基礎培訓,指導學院對輔導員做好日常培訓,有計劃地開展專題學習、案例研討。二是加大科研支持。設立“名師—領航—衛星”三級工作室培育平臺,建立“實踐出題、部門領題、工作室答題”機制,圍繞重難點問題開展有組織的研究,培育一批輔導員骨干力量,產生一批創新成果和實踐范式。將工作室建設情況納入職稱評審、評優評先和年度考核,對于建設成效突出的工作室,給予相應人員配備和配套經費支持。三是促進成果交流。舉辦輔導員素質能力大賽、“求石論事”輔導員沙龍、學生工作論壇等品牌活動,定期遴選一批思想政治工作精品案例,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學理化闡釋、體系化構建。

聚焦發展晉升,深化多元發展
一是暢通職稱晉升通道。落實《行動方案》要求,全面修訂輔導員職稱評審辦法,在申報條件上分設學院黨委副書記和專職輔導員兩個類別,在指標條件設置上,取消論文、項目等“必選”前置要求,實行體現立德樹人貢獻的代表性成果“多選”機制,把學生工作業績和思政育人實效作為主要標準,不斷優化輔導員職稱結構,保障輔導員隊伍穩定。二是建立崗位聘任制度。制定崗位聘任辦法,按照固定比例核定正高、副高、中級及以下崗位數。堅持把育人實效和工作業績作為主要標準,將聘期考核與年度考核相結合,建立考核、評審、聘任聯動的工作機制,實現“高職低聘”和“低職高聘”,有效激發了輔導員隊伍干事創業動力。三是拓展實踐鍛煉渠道。完善輔導員交流輪崗和掛職鍛煉制度,近3年,選派12名優秀輔導員到上級部門、企事業單位、校內機關職能部門掛職鍛煉。推進校本部與克拉瑪依校區輔導員的交流,將工作實績優秀的輔導員列為黨政干部后備力量。

聚焦激勵保障,細化考核評價
一是實施分類考核。連續23年實行分層分類的輔導員考核,建立校院兩級聯動、涵蓋本研兩個層次、專兼兩個類別的考核評價體系。按照減少事務考核、優化過程考核、突出結果考核的原則,全面修訂輔導員和學生工作考核評價體系,將與學生身心健康和成長發展密切相關的7類關鍵指標作為考核指標,樹立鮮明育人導向,引導輔導員聚焦主責主業。二是強化結果運用。發揮考核評價“指揮棒”作用,將考核結果與輔導員職稱評聘和人事年度考核結果相關聯,作為職務晉升、評獎評優、選派研修的重要依據。根據年度考核結果,確定下一年度崗位津貼標準以及年底獎勵性績效工資。堅持績效分配向一線輔導員傾斜,確保輔導員績效不低于所在學院教師的平均水平。三是加強典型示范。每2年組織開展校級“十佳輔導員”評選,納入學校榮譽評選體系,加強對優秀輔導員的宣傳推廣,形成示范效應。建設“輔導員發展中心”,加大人員資金、場地等投入。近3年,學校輔導員先后有1人獲評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1人獲評全國“最美高校輔導員”,1個工作室入選全國高校輔導員名師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