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屆高博會新時代“數字思政”創新發展之智慧思政“一站式”學生社區創新發展學術活動在重慶成功舉辦

“一站式”學生社區創新發展學術活動
11月16日,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指導,中教華影(中國大學生在線、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網、“大思政課”實踐教學發展研究中心、全國校園電影院線)、重慶理工大學、重慶大學、長沙理工大學、中國高等教育培訓中心主辦,國藥勵展展覽有限責任公司承辦,央視網等單位支持的新時代“數字思政”創新發展之智慧思政“一站式”學生社區創新發展學術活動,在第62屆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現場隆重召開。重慶理工大學黨委學生工作部(處)長趙毅,贛南師范大學黨委副書記劉民,西安交通大學黨委學生工作部部長張丹,中央民族大學信息化建設管理處處長馬傳連,南京師范大學黨委學生工作部部長景飛,福建農林大學黨委學生工作部部長肖紅新,長春理工大學網絡思政中心主任、吉林省高校網絡思想政治工作中心執行主任王佳惠,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學生工作處副處長王冠利,山東師范大學學生工作部副部長王超,華中科技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章勁元,吉林大學學生心理健康指導中心主任朱麗雅,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助理付麗莎,中教華影副總經理(中國大學生在線、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網常務副主任)張治國,中教華影大學生在線發展部主任(中國大學生在線、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網副主任)鄭驪君,中教華影思政教育工作部(思政研修中心)主任(中國大學生在線、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網副主任)王慧敏等領導和專家作主題報告。活動由重慶理工大學黨委學生工作部(處)長趙毅主持。
張治國以《新時代高校思政教育數字化的實踐與思考》為題,圍繞“一站式”學生社區平臺建設,詳細闡述了新時代高校思政教育數字化背景及其建設成效,重點介紹了高校思政網服務高校思政教育方面的數字化探索,深入分析了當前面臨的問題與挑戰,提出了相應的思考與建議,探討了具體應用場景與未來探索方向,分享了中教華影在推動高校思政教育數字化工作中的實踐經驗和取得的成果。

張治國作報告
鄭驪君以《應勢而謀 乘勢而上 數字技術助力高校心理育人工作賦能增效》為題,聚焦“趨勢”、“形勢”與“走勢”三個核心關鍵詞,深刻解析了在國家數字化發展戰略背景下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現狀與發展方向。她詳細介紹了中國大學生在線在思政司的指導下,充分發揮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職能,打造了“全國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綜合服務平臺”這一集“專業測評—教師成長—學生服務”于一體的賦能平臺。特別介紹了在中教華影“數字思政”戰略下,孵化并開發了心理健康教育、監測預警、咨詢服務、干預處置“四位一體”的高校心理健康工作數字化平臺。這一平臺旨在助力高校全面提升心理健康工作數字化水平,增強隊伍的專業化職業化能力,以及提高優質心理健康教育資源的建設水平。

鄭驪君作報告
王慧敏以《聚焦隊伍能力提升,推動“一站式”學生社區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圍繞目前縱深推進“一站式”學生社區建設過程中面臨的共性和個性困難,及各地育人成效差異,對“一站式”學生社區建設重點難點問題進行剖析,通過打造“一站式”學生社區培訓研學課程體系,聚焦數字技術發展,建強戰線聯動合作,持續打造思政隊伍成長共同體。

王慧敏作報告
趙毅以《AI賦能“一站式”學生社區建設創新與實踐》為題,介紹了重慶理工大學構建的“1314”“五育并舉”學生工作體系,并按照“一站式”學生社區建設提質增效的總體要求,聚焦系統化育人體系、定制化育人場域和模塊化育人平臺三個方面探索出具有重理工特色的“五育并舉”新型“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

趙毅作報告
劉民在《數字賦能思政課實踐教學的贛師探索》報告中表示,在數字化促進思想政治教育轉型與重塑中,贛南師范大學不斷探索數字賦能思政課實踐教學路徑,依托“蘇區紅”數字資源庫,開發“蘇區紅”數字思政大模型,打造“知、教、學、研、行”五位一體的數字思政特色平臺,提升蘇區革命文化資源數字化賦能“大思政課”建設的育人實效和品牌影響力。

劉民作報告
張丹作《數智時代基于學生群體新特征的“一站式”社區內涵建設探索與實踐》主題報告,以學生學情為切入點,對數智時代學生工作的難點和應對策略進行了深入剖析和探討,展示了西安交通大學打造的精準思政“一站式”社區建設新生態。

張丹作報告
肖紅新以《以數字賦能激發“一站式”學生社區育人新動能》為題,聚焦思政資源數字化供給把握教育話語權、學生管理智慧化轉型激發學工新動能、社區服務便捷化躍升創優師生體驗感三個方面,分享了福建農林大學結合自身特色,推動各方面資源和力量下沉社區、服務學生、貼近學生實際的“一站式”學生社區建設的做法與經驗。

肖紅新作報告
馬傳連以《中央民族大學數字思政的思考與實踐》為題,著重介紹了學校全面推動學生思政工作和信息技術融合創新的工作思路,通過綜合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移動互聯等技術,打造一體化綜合育人服務數字平臺,形成了七平臺三個中心的總體框架。

馬傳連作報告
王佳惠以《從指尖到心間:“吉小思”網絡育人體系構建與實踐》為題,分享了緊扣一個核心、完善兩項機制、聚焦三大品牌、建強四支隊伍、做精五大工程五個方面內容,運用互聯網手段引領、服務、凝聚、融入吉林高校青年大學生,持續把“吉小思”網絡思政中心打造成有思想、有理想、有態度、有溫度的深受大學生喜愛的精神家園。

王佳惠作報告
王超以《“一體兩翼四驅動”——山東師范大學資助育人模式探索與實踐》為題,就發展型資助和精準資助為兩翼,以三全育人驅動資助育人資源整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驅動資助育人內涵式發展、多元平臺驅動資助育人影響力拓展、數字賦能驅動資助育人工作實效提升作了詳細的闡述。

王超作報告
朱麗雅以《數字賦能心理健康教育資源建設的實踐與探索》為題,分享了豐富數字化宣教指導體系、加強大數據信息平臺建設、融合數字化技術與資源,積極構建心理育人吉大模式的做法,進一步分享促進精準高效管理服務并發揮網絡心理育人乘數效應的建設探索與實踐。

朱麗雅作報告
景飛以《大思政視域下數字化賦能高校心理工作的實踐與探索》為題,指出心理工作中的老問題與新困境,圍繞四維發力充分發揮數字化工具效能,介紹南京師范大學以課程育人、價值引領,組織育人、朋輩互助,文化協同、擴大輻射的“思政+”心理育人機制所取得的成效。

景飛作報告
王冠利以《數字賦能心理育人工作創新發展》為題,介紹了五育并舉,打造心理育人特色品牌;數字賦能,推動心理育人提質增效兩大重點打造心理育人工作品牌,并從數字賦能提質增效、系統治理優化生態、健康第一全面發展提出了自己的思考與展望。

王冠利作報告
章勁元以《初心、使命、挑戰與應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職業化、專業化成長之路》為題,結合真實的訪談記錄,從選擇、角色、道術、融合、堅守、價值、學生、難題、擔當九大核心議題,分享了在心理健康教育領域豐富的實踐經驗,深入剖析當前心理健康工作面臨的新挑戰。

章勁元作報告
付麗莎以《數字賦能新時代卓越工程師思政育人體系》為題,明確提出新時代卓越工程師培養的重要性,進一步提出數智時代卓越工程師思政教育面臨的現實挑戰,下一步通過持續強化構建一個集及時融合、數據驅動和智能交互于一體的線上線下綜合性技術架構,以此通過數字技術全面提升思政教育的針對性和時效性。

付麗莎作報告
本次學術活動圍繞數字賦能思政育人,加速服務學生工作走深走實,破解深度輔導痛點難點,實現精準思政。來自高校學生工作、信息化等部門的教育工作者與行業專家齊聚一堂,以智慧學工“一站式”學生社區建設,結合各自學校的創新實踐經驗和特色案例,共同推進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數字化轉型,探索思政育人工作創新模式,在思想碰撞中互學互鑒,現場氣氛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