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大中小學生同上一堂思政大課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充分用好紀念活動激發的強大正能量,持續用好紀念活動這本生動的愛國(guo)主義教材”。
近日,一堂由教育部、中央網信辦、人民日報社、國家(jia)文物局(ju)聯合主(zhu)辦的“弘揚偉大(da)抗(kang)戰精神 做光(guang)榮自豪中(zhong)國人”思(si)政大(da)課(ke),面向全(quan)國大(da)中(zhong)小學生開講。
課程分為(wei)小學(xue)(xue)、初(chu)中(zhong)、高中(zhong)(中(zhong)職)、大(da)學(xue)(xue)四大(da)篇章,分別以“眾志成城”“中(zhong)流砥柱(zhu)”“精神豐碑”“大(da)國擔當”為(wei)主題,帶領(ling)廣大(da)學(xue)(xue)生重溫那(nei)段不能忘(wang)卻(que)的民族(zu)記憶(yi)。
以史為鑒,啟迪未來,這本生動的愛國主義教材徐徐翻開:
這是再現歷史、昭示價值的一課。
是(shi)誰高舉抗戰(zhan)旗幟,成為全民(min)族抗戰(zhan)的(de)中流(liu)砥(di)柱(zhu)?西安交通大學(xue)(xue)附(fu)屬中學(xue)(xue)思政課教(jiao)師梁寅子(zi)的(de)發問,把同(tong)學(xue)(xue)們的(de)思緒拉回(hui)到那(nei)段烽火歲月。
“九一八事變爆發不到24小時,中國共產黨滿洲省委就發布了中國第一份抗日宣言。”梁寅子說,隨后半個月,中國共產黨又(you)密集發布(bu)了多份宣言和(he)決議。
“中國共產黨捍衛民(min)族(zu)獨(du)立最堅(jian)定,維(wei)護民(min)族(zu)利益最堅(jian)決,反抗外來(lai)侵略最勇(yong)敢。”初(chu)中課堂(tang)上(shang),學生堅(jian)定的(de)回(hui)答,透露出對歷史的(de)清晰認知(zhi)。
血肉鑄史(shi),山河為(wei)證。堅持正確抗戰史(shi)觀、二戰史(shi)觀,必須從源頭(tou)上加強歷(li)史(shi)教(jiao)育,特別(bie)是(shi)對(dui)青(qing)少年群(qun)體的歷(li)史(shi)啟蒙(meng)。
這是傳承精神、汲取力量的一課。
“母親!你好嗎?家(jia)里(li)的人都好嗎?我時(shi)刻(ke)記念著(zhu)!”
“吾兒抗日成仁,死得其所,不愧有志男兒。現已得著民主(zhu)解(jie)放成(cheng)功,犧牲(sheng)一身,有何(he)足惜,吾(wu)兒有知,地(di)下瞑目矣!”
這是八(ba)路軍副參謀長左權與母(mu)親(qin)“隔(ge)空”的(de)書信。左權的(de)家信,訴說著對母(mu)親(qin)的(de)牽(qian)掛和為國(guo)赴死的(de)赤誠;母(mu)親(qin)的(de)“回信”,飽含著民族大義的(de)深情。
“兩(liang)封書信讓(rang)我(wo)看到中國人的(de)(de)家(jia)(jia)國情(qing)懷(huai)。”北京(jing)師范大學(xue)附屬中學(xue)高二學(xue)生侯秉青說,“舍家(jia)(jia)并非(fei)不愛家(jia)(jia),而是(shi)深(shen)知(zhi)‘沒(mei)有國、哪有家(jia)(jia)’的(de)(de)道(dao)理。民(min)族生死(si)存亡之(zhi)際,舍小家(jia)(jia)、為大家(jia)(jia),成為無數(shu)中華兒女共同(tong)的(de)(de)抉擇。”
這是啟發思考、砥礪篤行的一課。
中國(guo)人民大學教授(shou)何虎(hu)生在課堂(tang)上深(shen)入淺出、娓娓道來。中國(guo)戰場(chang)始(shi)(shi)于1931年(nian)(nian)9月(yue),歐(ou)洲戰場(chang)始(shi)(shi)于1939年(nian)(nian)9月(yue),蘇德戰場(chang)始(shi)(shi)于1941年(nian)(nian)6月(yue),太平洋戰場(chang)始(shi)(shi)于1941年(nian)(nian)12月(yue)——中國(guo)人民抗日戰爭開始(shi)(shi)時(shi)間最(zui)早、持續時(shi)間最(zui)長。
1931年至1945年,中國軍民傷亡3500萬人以上,按1937年的比值計算,直接經濟損失達1000多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達5000多億美元——沒有中國人民的巨大犧牲和重大貢獻,就沒有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
真理越辯越明,信念越鑄越堅。“我們對歷史最好的致敬,就是傳承賡續革命先烈的愛國情(qing)懷和民族血性。”吉林大學2023級本科生陳曦(xi)語氣堅(jian)定。
大(da)學課(ke)堂(tang)上(shang)(shang),學生討論熱烈、思考深入。“原來思政課(ke)還可以(yi)這樣上(shang)(shang)”“這節課(ke)把(ba)理論從書(shu)本(ben)中(zhong)拽(zhuai)了出來,切實解答(da)了我心中(zhong)的(de)疑惑”“認(ren)真(zhen)聽了先烈們(men)的(de)故(gu)事,我真(zhen)正明白了‘眾(zhong)志成城(cheng)’的(de)含義”……思政課(ke)教的(de)是人,潤的(de)是心。
這堂思政(zheng)大課(ke)如何(he)煉成?
——把大道理講小,小細節講透,老故事講新。
今(jin)年暑假,由(you)6位上海(hai)思政課教師(shi)與教研員(yuan)組成的小學課程(cheng)團隊格外忙碌。他(ta)們多次前往北京,深入中國人民(min)抗日戰爭紀念(nian)館(guan),只為打磨(mo)出一堂“聽得進、記(ji)得住、能共鳴(ming)”的精彩(cai)課程(cheng)。
從趙一曼(man)感人至(zhi)深(shen)的(de)絕筆信(xin),到新安旅行團堅(jian)定(ding)的(de)足跡;從地道戰(zhan)(zhan)中軍(jun)民閃光的(de)智慧,到百(bai)團大戰(zhan)(zhan)氣吞山河的(de)壯(zhuang)舉——每(mei)一句(ju)講解都反復推敲琢磨(mo),每(mei)一個教(jiao)學環節都精心設(she)計。
上海市教(jiao)師教(jiao)育(yu)學(xue)(xue)院教(jiao)研(yan)員何寧說:“我(wo)們希望(wang)偉大抗(kang)戰精神(shen)不只(zhi)是(shi)書(shu)本(ben)上的文字,更是(shi)學(xue)(xue)生(sheng)能夠理(li)解(jie)、愿意認(ren)同、樂于傳(chuan)承(cheng)的精神(shen)基因。”
——視野要大、格局要大、陣地要大。
掌握最權威的史料,挖掘最動人的故事,融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an)爭勝利(li)80周年紀念活動等鮮活素材;運用(yong)人(ren)(ren)工智能(neng)技術“復原”英(ying)雄(xiong)人(ren)(ren)物、講述(shu)家(jia)書(shu)故事;帶領學(xue)生來到(dao)紅色(se)場館,化身“小民兵(bing)”,體驗地道戰(zhan)的智慧(hui)……思政大課,不再是照(zhao)本(ben)宣(xuan)科,而是一(yi)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這堂課凝聚起強大合力。教(jiao)育部社會科(ke)學司牽頭組建了近60人的教研(yan)團(tuan)隊,同時邀請10余位黨(dang)史軍史專(zhuan)家、教指委專(zhuan)家、教學名師(shi)等進行(xing)專(zhuan)題(ti)輔導(dao),設計(ji)螺旋上升(sheng)的教學內(nei)容,形成從小學到大學的主題(ti)一致、內(nei)容連貫、層次分明的思(si)政(zheng)課。
9月15日上線(xian)至(zhi)今,全國20余萬(wan)(wan)所大中小學約1.5億(yi)師生收看思政大課各學段課程;社會公眾通過各類媒(mei)體收看超3000萬(wan)(wan)次。
歷史是(shi)最好的教科書(shu)。同上(shang)這(zhe)堂思政大課,學生(sheng)們收獲了什(shen)么?
課程結束后,清華(hua)大學附屬中學老師利用(yong)班會(hui)時間,設計(ji)了一場特別的“對(dui)談”:“如果有機會(hui)跟烈士先輩們對(dui)話(hua),你們最想說什么?”
學生們爭先恐后,言語真摯:“我想告訴他們,現在我們有了自己的空間站,科技特別厲害”“我要帶他們看大閱兵,殲(jian)—35劃(hua)破長空,‘東風快遞(di)’使(shi)命必(bi)達(da)”……
這樣的共鳴在全國各地延續。在吉林,學生們走進楊靖宇將軍殉國地,重走抗聯路,在行走中讀懂東北抗日聯軍寧死不屈、浴血奮戰的英雄史詩;在廣西,孩子們拿起畫筆、制作手抄報,用童真的視角再現抗戰歷史,讓紅色記憶躍然紙(zhi)上、扎(zha)根心中。
回(hui)望來路(lu),硝煙(yan)已(yi)散(san);瞻望前方,薪火(huo)相傳(chuan)。
“樹(shu)立強國有我的遠大(da)志(zhi)向(xiang),做堂堂正正、光榮(rong)自豪的中(zhong)國人,勇擔民族復興的時代大(da)任。”習近(jin)平總書(shu)記在百團(tuan)大(da)戰紀念館(guan)對(dui)(dui)廣(guang)大(da)青少(shao)年的勉勵,語重心長。今天的書(shu)桌連著明天的家(jia)國,當偉大(da)抗(kang)戰精神通(tong)過這(zhe)堂思政課種進(jin)孩子(zi)心田,我們看(kan)到(dao)的不(bu)僅是對(dui)(dui)歷史的銘記,更是對(dui)(dui)未來的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