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大學基礎醫學院:“一融雙高”擦亮育人“三色” 黨建賦能人才培養質量提升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實施新時代立德樹人工程。不斷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引導青少年學生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信心,立報國強國大志向、做挺膺擔當奮斗者。佳木斯大學基礎醫學院黨委堅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揮黨組織政治引領力和組織凝聚力,擦亮育人“三色”,將學科專業理想、師生黨員互動、大學精神傳承在思想、組織、文化、業務上深度融入黨建工作,打造基層黨組織堅強有力、黨員隊伍充滿生機、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教學科研能力全面提升的基層黨組織,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學院工作高質量發展。
一、以立德樹人為主線,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淬煉全面發展“底色”
一是高站位謀劃。注重頂層設計,堅持把黨建引領作為學院基層黨建、人才培養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通過召開黨委會、開展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等,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推動理論學習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充分發揮黨組織政治功能,把好教師引育、學科建設、課程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學生管理等重大事項的政治關。二是體系化打造。加強教師黨支部建設,利用“三會一課”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和教育家精神學習,提升師生黨員干事創業的思想引領力,創新主題黨日形式,積極發揮社會服務職能。強化師德師風建設,建成師德師風文化長廊,引導教師準確把握新時代“四有”好老師標準和“四個引路人”的內涵,增強教師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實施以“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導師制”為核心的黨建品牌工程,為教師黨員發揮育人作用搭建平臺。三是協同化發力。注重發揮黨員骨干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加強教學科研團隊建設。根據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需要組建多個教學科研團隊,邀請黨員教學科研骨干向青年教師傳授教育教學、人才培養、科研創新等經驗,助力青年教師能力提升。建立新入職教師導師制,為所有新入職教師配備經驗豐富的黨員導師,筑牢師德師風思想根基,提升教學科研能力,助力成長成才。學院榮獲省師德師風先進集體2次,省師德師風先進個人1名。學院黨建工作經驗在極光新聞等多家媒體刊發。
二、以教書育人為根本,深化課程思政建設,擦亮凝心鑄魂“成色”
一是創新機制保障。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構建“黨委主體責任、黨支部主心骨、黨員主人翁、團員青年主力軍”四級工作體系,夯實黨支部聯系團支部、教師黨員聯系學生黨員及青年團員機制,制定班級導師、寢室導師、課外科技活動導師任務清單等,提升三全育人成效。圍繞人才培養等中心工作,建立“階梯培養”的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模式。二是突出思政教育。加強黨支部理論學習,落實“第一議題”制度,將教師思想素質提升轉化為落實課程思政的思想自覺。深入挖掘基礎醫學課程中蘊含的思政元素,通過組織各支部黨員教師討論、構建專業課程體系思政案例庫,開展課程思政系列分享、研討等活動,實現“知識傳授”和“思想引領”的有機融合。與佳木斯市紅十字會共建“生命禮贊園”,以此為“課程思政”示范基地,將遺體和器官捐獻志愿者的大愛無私、志愿奉獻精神融入醫學教學,每學期第一次解剖課前,組織學生向“大體老師”默哀致敬。學院獲評佳木斯大學課程思政示范學院,建成各級各類課程思政示范課程20余門,思政類教學競賽獎50余項。《醫學分子生物學》課程被教育廳推薦參評國家級“課程思政”典型案例。《病理生理學》課程被推送為課程思政線上“金課”,供全校師生學習借鑒。三是注重科研育人。學院黨委全面落實學校黨委關于支部建在教研室的要求,把科研攻關的重點難點作為黨建工作抓手,匯聚黨員干部智慧力量,層層加力、推進落實,實現黨建與業務工作“雙融雙促雙提升”。在人才培養中強化政治引領,組織科研骨干黨員上臺講示范課,引導學生早進課題組、早下實驗室、早入科研團隊。每年開展2次實驗室輪轉、雙向互選活動,幫助學生開啟科研成長之路。近三年,學院教師黨員指導學生科研實驗獲省級以上獎項30余項,獲各級各類科研項目70余項。
“生命禮贊園”落成儀式
三、以實踐育人為依托,融合協同多棲培育,打造模范先鋒“特色”
一是構建實踐教學體系。學院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職業精神、職業技能、勞動教育等要素融入實踐課程,貫通人才培養全過程,對接臨床醫學專業資格標準,融入創新創業和智能化數字化素質培養。連續10年舉辦“每月一賽”之醫學人體解剖學繪圖大賽,指導學生獲全國醫學生人體解剖繪圖大賽獎項11項,國際解剖學繪圖大賽一等獎12項。二是開展校地共建。學院黨委堅持實踐育人導向,打造“無言良師”志愿服務品牌項目,建立“課程思政—校園文化—社會服務”三位一體的醫學人文育人模式。教師和學生黨支部共同承辦由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和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會組織的“實驗室開放日活動”,每年接待中小學生100余人次;生命科學實驗中心和解剖學館每年面向中小學生開展醫學科普教育500余人次。三是拓展社會實踐途徑。每年舉辦醫學生入學白袍授予儀式,引導學生將求真創新、嚴謹治學作為終生職業追求。師生黨員利用專業特長開展司法鑒定知識科普講座、優生優育科普講座及關愛殘障兒童等活動10余次,每年為龍東地區辦理鑒定案件1000余例;組織教師和學生黨員進九洲社區、西南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紅十字中心血站參加志愿服務活動26次572人次,創建志愿者基地2個。
生物學黨支部開展“大手拉小手”科普教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