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師生熱議習近平總書記給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代表的回信
在第三十七個教師節來臨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9月8日給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代表回信,對他們寄予殷切期望,并向全國廣大教師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誠摯的祝福。武漢大學師生紛紛在第一時間以各種形式深入學習領會習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并產生熱烈反響。
校黨委書記韓進: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代表的回信中強調,“好老師要做到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勉勵他們繼續學習弘揚黃大年同志等優秀教師的高尚精神。回信充分體現了總書記對高等教育事業的高度重視、對高校教師的親切關懷、對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殷切希望,極大鼓舞了武漢大學的師生員工。武漢大學將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在偉大建黨精神的指引下,切實擔當起中管高校的職責,努力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使命,扎實推進教育評價改革,積極營造尊師重教氛圍,為教師潛心治學、科研創新提供優良條件;繼續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和“四有”好老師標準,加強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和師德師風建設,引導全校教師立德修身,潛心治學,開拓創新,真正把為學、為事、為人統一起來,當好學生成長的引路人,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不斷作出新貢獻。
中國科學院院士、校長竇賢康:習近平總書記給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代表的回信,對新時期教師隊伍提出了殷切期望,我們深感責任在肩。近年來,武漢大學將高水平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學校發展的重要支撐,積極引導全校教師立德修身,潛心治學,開拓創新。下一步,學校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在推進高水平教師隊伍建設中繼續學習傳承黃大年同志等優秀教師的高尚品質,著力打造一支心有大我、至誠報國、教書育人、敢為人先、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的教師隊伍,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武大力量。
中國科學院院士、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徐紅星:在建黨100周年這個重要歷史時刻和第37個教師節來臨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回信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代表,寄托著對全體教師的激勵和鼓舞,也包含著對我們的期望和要求。我們要積極傳承黃大年的愛國情懷、敬業和拼搏精神、高尚情操,把全部精力和滿腔熱情獻給崇高的教育事業,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努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做好新時代人才培養工作,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武大人更大的貢獻。
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負責人于丹:感謝總書記的關懷!武漢大學梁子湖生態站團隊在完成了全國水生植物調查和掌握了我國水生植物資源本底資料基礎上,對長江流域梁子湖進行了30年水生植物重建和生態系統修復,使其長期保持在三類以上水質,并被評為全國湖庫生態安全最優的湖泊。我們建立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湖泊保護修復的“梁子湖模式”,國家在此模式的基礎上啟動了良好湖泊保護項目,目前已保護了150多個存在“小病”的湖泊。今后我們繼續進行洞庭湖水系大通湖、洱海、宜昌金湖和太湖水系陽澄湖等湖泊植被重建和生態系統修復,全力保護好梁子湖的優良水質和生物的豐富多樣性,開展山東南四湖生態治理和南水北調東線蓄水湖庫的水質改善。貫徹執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指導思想,為國家水域環境持續改善貢獻一份力量。
總書記在回信中勉勵我們要繼續學習黃大年同志等優秀教師的高尚精神,成為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好老師,作為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代表,我們團隊倍感鼓舞和振奮!作為武漢大學梁子湖湖泊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研究觀測生態站教師團隊,我們將繼續堅守在崗位上,為國家在水生植物和湖泊生態系統上的研究努力工作,不斷為國家培養優秀人才,決不辜負總書記的殷切期望。
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教授,“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負責人劉星: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充分體現了總書記對廣大教師的高度重視與深切關懷。作為一名教師,我深受感動,也更加堅定要不忘立德樹人的初心,始終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為當好學生成長的引路人不懈努力。同時,作為生態學領域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的負責人,深受鼓舞,也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保護好青藏高原生態就是對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最大貢獻”,我們一定繼續發揚“援藏精神”,支持西藏大學生態學學科建設,帶領團隊把科研論文寫在雪域高原,為保護青藏高原生態環境、建設生態文明高地作出應有的貢獻。
黨委教師工作部、人事部部長,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教授付磊: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對教師提出殷切希望,為新時代高校教師隊伍建設明確了任務要求和使命責任。人才培養,關鍵在教師。教師隊伍素質直接決定著人才培養的能力和水平,我們一定要貫徹落實習總書記回信重要精神,通過健全工作機制,進一步提高師德師風建設與教學科研工作的結合度和融合度,建立健全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引導廣大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全心全意做好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研究生院院長、信息管理學院教授陳傳夫:習近平總書記時刻心系教育,心系教師學生。在特別的日子里學習總書記給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代表回信,我倍感振奮。總書記的回信是對廣大教師的殷切勉勵,是對教師的諄諄囑托,是對教書育人工作的時代指引。作為身處光榮崗位的教師,我們要主動擔當起時代重任,要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將立德樹人放在首位,為國家培養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高層次人才。要立志做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好老師,真正把為學、為事、為人統一起來,至誠報國,奉獻敬業,從我做起,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不斷作出新貢獻。
土木建筑工程學院院長、教授劉泉聲:教師節來臨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回信勉勵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代表,強調“好老師要做到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人才培養是高校教師的首要職責,要履行好教書育人使命,教師自己必須先立德修身、嚴謹治學。在實際工作中,作為土木工程領域的高校教師,我們更要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緊跟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和“新工科”建設步伐,認真講好課,研究真問題,心有大我、至誠報國,扎根一線、甘于奉獻,爭做“四有”好老師,努力成為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致力于培養創新型工程人才,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貢獻土木力量!
文學院院長、教授于亭: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給全國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代表的回信,我作為一名學者和高校教師,感到非常振奮。教師肩負著傳道授業解惑、培育心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任,也肩負著傳承文明、發揚科學精神、志存報國、建設未來的文化使命。韓愈所謂“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教育的春天,需要高瞻遠矚的指引和悉心傾力的支持。新時期黨對教育事業的空前重視,對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要求,對師德師風的正面提倡,對繁榮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大力推動,對于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教師和學者,既是鞭策,也是鼓勵。武漢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教師團隊,在宗福邦教授及其后繼者的帶領下,從1984年到2020年,三十六年如一日,扎根古代語言文字學冷門絕學領域,淡泊名利,“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本著藏諸名山、傳之后世的學術精品意識,相繼貢獻出《故訓匯纂》《古音匯纂》《中華大典·音韻分典》等傳世學術巨作,同時培養出大批志在學術、扎根文明傳承的優秀學生,踐行了“扎根中國大地做教育”和“把學問做在祖國的大地上”的報國之志和求真求是精神。古籍所團隊將按照總書記在回信中提出“立德修身,潛心治學,開拓創新,真正把為學、為事、為人統一起來,當好學生成長的引路人”的殷切期望和要求,努力開拓,奮力進取,為培養祖國建設的優秀人才、為中華文明傳承和民族文化復興作出更多貢獻。
水利水電學院院長、教授熊立華:作為高校教師,我們肩負著“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承擔著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塑造正確人生觀的職責,要努力成為“大先生”,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示范,我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在肩!我們要著眼“國之大者”,堅持以培養人才第一資源、發展科技第一生產力、增強創新第一動力作為學院工作的著力點、結合點。一方面,要以建設“新工科”為契機,引導學生將自己的命運融入祖國發展的偉大歷史進程中,為祖國培養更多有志氣、有骨氣、有底氣的新時代水利人才!用教師的使命擔當,激揚學生的青春夢想,教育引導學生熱愛祖國,與新時代同向同行、共同前進,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懈奮斗!另一方面,水利水電學院將繼續著眼于“十四五”規劃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想國家之所想、急國家之所急、應國家之所需”,努力解決水利行業卡脖子難題,實現核心技術的重大突破,探索建設好適合學科發展與國家需要的新工科!
哲學學院教授汪信硯:在第三十七個教師節來臨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給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代表回信,向他們和全國廣大教師提出殷切期望,并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誠摯的祝福。讀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回信,我們深受鼓舞、倍感振奮,將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認真學習和弘揚黃大年同志的高尚精神,立德修身,潛心治學,開拓創新,努力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在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工作中不斷取得新的成績,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和構建中國特色社會科學體系不斷作出新貢獻。
哲學學院副院長、教授李志:作為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高校教師,要以黃大年老師為榜樣,緊扣“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三個維度,將培育新時代胸懷家國、德才兼備、勇于創新的拔尖人才作為最重要的一項工作。我們要嚴以修身,不斷提升自身的師德修養,讓“成人”教育貫穿“成才”教育全過程,時刻以立德作為樹人的首要成效;我們要潛心治學,開拓創新,不懈提高自身的學術能力,以最前沿、最深入的學術研究成果來滋養教學工作;我們要知行合一,不斷推進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的有機融合,在腳踏實地的做事與行動中引導學生,真正把為學、為事、為人統一起來,當好學生成長的引路人,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不斷作出新貢獻。
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全國首屆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一等獎獲得者杜莉:讀了習近平總書記給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代表回信后,既備受鼓舞,又深感肩頭責任之重大。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講臺雖小,卻能載千秋偉業;燭光雖微,亦可照萬里山河。作為人民教師,我們肩負著為國家培育強國一代的歷史重任,要向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的優秀教師們學習,將滿腔愛國之情、強國之志融于報國之行,將個人成長的軌跡與國家教育事業的上升軌跡重合在一起,將個人的夢想融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壯闊篇章之中,踏實站講臺,認真上好課,為黨育新人,為國育英才。
遙感信息工程學院教授、武漢大學青年講師團成員龔龑:總書記號召高校教師真正把為學、為事、為人統一起來,當好學生成長的引路人,讓我們深感作為人民教師責任重大。黃大年胸懷民族振興理想,作為著名地球物理學家,以學科交叉實現我國探測技術裝備突破國外技術封鎖,這是高校教師面對國家需求勇于推陳出新的表率。我們青年教師將以黃大年為榜樣,“為學”力求學以致用,“為事”要做國之棟梁,“為人”當心系學生、甘為人梯,時刻銘記“立德樹人”這一教育的根本任務并為之不懈奮斗。
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武漢大學青年講師團成員周紹東:在第三十七個教師節來臨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給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代表回信,勉勵全國廣大教師立德修身,潛心治學,開拓創新,把為學、為事、為人統一起來,當好學生成長的引路人。作為一名高校思政課教師,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悟總書記的回信精神,把總書記的指示落實到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等各項工作中,用課程教學上的循循善誘,用專業研究上的精益求精,用實際行動的榜樣力量,把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課堂內外的方方面面,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經濟與管理學院2020級碩士研究生、武漢大學第22屆研究生支教團團長王強:總書記在回信中說到,好老師要做到學為人師、行為世范,要當好學生成長的引路人。作為一名研究生支教團的志愿者,在支教期間,我深刻理解了這句話的含義。我們是講臺上的老師,是孩子們課下的好朋友,更是孩子們學習的榜樣。我們需要做好表率,給孩子們積極的導向,讓他們相信,自己有天也會成為我們這樣的人甚至是超越我們。值此教師節到來之際,衷心感謝總書記對我們的關懷!向所有教師道一聲:你們辛苦啦!
馬克思主義學院2021級碩士研究生、武漢大學第23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楊卓然:不久前,作為武漢大學第23屆研究生支教團的成員,我來到四川省井研縣三江鎮中心小學,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走上支教崗位以來,我每天都在閱讀總書記七年知青歲月的事跡、學習總書記對教育事業的系列重要論述,并努力以總書記的要求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在第37個教師節到來之際,以一名教師的身份學習總書記給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代表的回信,我非常振奮,更加感到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的光榮責任。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把為事、為學、為人統一起來的要求,激勵我更加努力地堅定理想信念、鍛造道德情操、積累扎實學識、持守仁愛之心,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為學生的成長成才和支教地的教育事業和鄉村振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