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大學:舉辦中共黨史黨建學學科建設高端論壇暨延安大學中共黨史黨建學院成立大會
10月18日,延安大學舉辦中共黨史黨建學學科建設高端論壇暨延安大學中共黨史黨建學院成立大會。延安大學校長奚家米,延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王云祥,中國中共黨史學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中共黨史黨建學院院長楊鳳城,榆林學院校長康偉,榆林學院副校長姚學慧,延安大學黨委副書記呂達、副校長譚虎娃等出席。來自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武漢大學和延安大學等33所高校的200余名學者與會。

會議開幕式由延安大學黨委副書記楊偉宏主持,奚家米、王云祥、楊鳳城先后致辭。奚家米指出,延安大學是最早進行中共黨史黨建學學科建設的高校。長期以來,延安大學聚焦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史研究,在源頭上深植正統基因、在建設中積極賡續傳承、在守正中推動創新發展,中共黨史黨建學教學與科研取得了可喜成果。成立中共黨史黨建學院,是學校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歷史的重要論述、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和對學校重要批示重要指示精神的必然要求。學校將以中共黨史黨建學院成立為新起點,從強化特色優勢、加強隊伍建設、優化學科體系、提升科研能力等方面同向發力,為構建中共黨史黨建學之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貢獻延大力量。


王云祥強調,成立中共黨史黨建學院,是延安大學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深化黨史黨建研究的又一重要舉措,充分體現了延大人的時代擔當和學術自覺。希望延安大學進一步聚焦主業、發揮優勢,努力將學院建設成在全國有重要影響的黨史黨建理論研究高地、人才培養基地和決策咨詢智庫。市委、市政府將一如既往支持延安大學建設發展,進一步推動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紅色文化研究、干部教育培訓、科研成果轉化,共同把延安的紅色資源保護好、利用好,把延安精神傳承好、弘揚好,攜手打造校地合作發展新典范。

楊鳳城指出,中共黨史專業人才培養要貫徹寬口徑、厚基礎的教育理念,既夯實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又掌握政治學、社會學和歷史學的概念與規范;要根據中共黨史黨建學一級學科調整中國共產黨歷史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方案,加強對本科生的學術訓練;要認識中共黨史重宏觀、重政治史、重成就經驗、重史論結合的特點;要樹立全球視野,在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中研究中國之路、中國之治、中國之理,回答好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

會議舉行了延安大學中共黨史黨建學院揭牌儀式。延安大學黨委組織部部長解文元宣讀了中共延安大學委員會《關于成立延安大學中共黨史黨建學院的通知》,楊鳳城、王云祥、康偉、奚家米共同為延安大學中共黨史黨建學院揭牌。中共黨史黨建學院與政法與公共管理學院合署辦公。

會上,延安大學與榆林學院舉行了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呂達、姚學慧分別代表延安大學、榆林學院簽約。

會議分兩個單元舉行了12場主旨演講。第一單元由嘉興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呂延勤教授主持,武漢大學丁俊萍教授、北京大學程美東教授、南京大學王建華教授、北京大學周良書教授、北京師范大學王炳林教授、陜西師范大學任曉偉教授圍繞中共黨史本科專業教材的編寫、中共黨史黨建學前沿問題、中共黨史研究的組織維度、構建黨史專業自主知識體系的方法論、中共黨史黨建學新“三大體系”的構筑、延安大學中共黨史黨建學學科建設的困境與出路等命題進行研討。第二單元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延安大學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與文化資源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崔海亮教授主持,北京聯合大學梁怡教授、北京理工大學陳洪玲教授、上海大學徐光壽教授、內蒙古師范大學張瑞軍教授、武漢大學李向勇教授、延安大學常改香教授圍繞世界中國學中的延安十三年研究、黨務管理專業碩士學位點申報注意事項、中共中央在上海十二年與在延安十三年、中共黨史黨建學人的學術使命、黨的建設學科發展歷程與建設思路、延安大學中共黨史黨建學的紅色根脈與時代篇章等命題展開闡發。
18日下午,中國共產黨歷史專業建設論壇舉行,來自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湘潭大學、井岡山大學、贛南師范大學、河南師范大學、山東師范大學、廣西民族大學、渭南師范學院、黑龍江工業學院、安順學院、延安大學等12所高校的中國共產黨歷史本科專業負責人參加,這是全國12所中國共產黨歷史本科專業高校首次齊聚開展專業建設研討。延安大學教務處處長王進應邀介紹了學校本科專業概況及本科教育特色;延安大學學科建設與發展規劃處處長張雪梅應邀介紹了學校學科概況及優勢特色學科發展情況。12所高校中國共產黨歷史本科專業負責人介紹了本校中國共產黨歷史專業的發展歷程、課程體系、師資結構、招生現狀、教材選用、辦學特色和學生就業。會上,延安大學發起倡議,成立中國共產黨歷史專業建設聯盟,得到與會高校一致呼應。會議閉幕式由延安大學政法與公共管理學院黨委書記崔林立主持,延安大學政法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常改香作會議總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