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利平 李洪華 易展鵬 | 強化先進典型示范引領 推動思政工作守正創新
一、基本概況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發揮黨和國家功勛榮譽表彰的精神引領、典型示范作用。湖南科技大學充分發揮先進典型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示范引領作用,積極培育挖掘選樹先進典型,形成典范教育的完整閉環,營造崇尚先進、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的濃厚氛圍,不斷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創新、走深走實。
學校自1992年開展首屆“芳菲之歌”優秀女生報告會以來,三支歌“芳菲之歌、青春之歌、理想之歌”唱響校園文化主旋律已經堅持30年,影響了一批又一批科大學子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學校先后涌現出首屆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就業爸爸”皇曉東,第四屆、第五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向日葵女孩”何平,2012年湖南十大教育新聞人物吳立強、李進,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2023年度全國最美退役軍人夏昭炎,2021全國最美教師、“時代楷模”萬步炎,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湖南首批“新時代新雷鋒”王育霖,“田野詩班引路人”李柏霖,2023年全國“最美大學生”劉廣平等一大批優秀師生典型。
二、主要做法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認識
學校堅持黨委會“第一議題”制度、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首要內容制度,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尤其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思想政治工作、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通過認真組織學習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等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歷次關于湖南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以及《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關于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意見》《關于新時代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等系列政策文件精神,在謀劃工作、研究事項、制定政策、部署任務時,把準政治方向、領會工作要求、理清思路舉措。
(二)強化頂層設計,統籌部署推進
學校牢固樹立“一盤棋”理念,把典型示范教育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務,列入年度工作要點,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建立健全上下貫通、左右協同、內外聯動的體制機制。學校“十三五”“十四五”發展規劃、相關專項規劃中,均把加強典型宣傳作為重要內容。學校第三次黨代會報告專門以一個部分,提出“持續提升學校的知名度和美譽度”。2021年,學校出臺持續提升學校知名度和美譽度行動方案,加大對學校辦學成果、典型經驗、優秀師生的宣傳推介力度。2022年開始,學校以實施目標管理考核為總抓手,將典型培育、外宣報道等指標納入各單位年度工作目標任務清單,加強督促檢查與評比考核。
(三)緊扣時代脈搏,找準典型定位
學校在選樹典型過程中,胸懷“國之大者”“省之大計”,把典型人物放到時代大背景下去審視,用時代主旋律作為標準來衡量,注重挖掘先進典型蘊含的時代價值,展示好其閃光點、感人點,避免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教育部、科技部、自然資源部、中共湖南省委聯合印發的學習決定指出,萬步炎同志“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信仰者,是科學家精神的模范踐行者,是教書育人的高校教師楷模,是矢志科技自立自強的深海勘探先鋒。”作為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后中宣部授予的第一位“時代楷模”,學習宣傳萬步炎同志的先進事跡和崇高精神,對于激勵廣大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自然資源工作者和黨員干部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教育家精神,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四)夯實群眾基礎,回應社會關切
學校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選樹看得到、摸得著、學得來的真人真事,使典型宣傳更好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學校黎錦暉音樂學院副院長王育霖,2017年牽頭成立湖南省首支留守兒童合唱團,作為表現脫貧攻堅偉大壯舉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的故事原型之一,亮相國家大劇院和央視春晚舞臺,用愛心點亮4000余名留守兒童成長的心燈;帶領“心與馨”志愿支教服務隊遠赴新疆開展義務支教,用音樂架起“文化潤疆”的橋梁。畢業生吳立強、李進,2012年寒假深入貴州、云南等偏遠山區,利用所學的專業知識,為當地貧困家庭免費拍攝全家福,并通過各種社會力量救助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兒童李小紅;《光明日報》開辟“兩個大學生的愛心假期”專欄,連續10余期跟蹤報道,產生良好社會反響。
(五)多維宣傳報道,展現立體形象
學校宣傳部門強化“有組織宣傳”,樹立全媒體、融媒體思維,綜合運用媒體報道、社會宣傳、文藝作品、公益廣告等多種方式,加大對先進典型的宣傳推介力度,構建線上線下一體、內宣外宣聯動的“大宣傳”格局。學校把萬步炎同志的先進事跡作為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生動教材,利用主題黨團日、主題班會、專題黨課、畢業生離校教育、畢業典禮、黨校培訓等契機,組織集中研討、座談交流、征文演講、宣講報告等活動。發揮各類媒體平臺作用,制作推出一批短視頻、微動漫、H5產品、公益廣告等。配合省市及有關部門,創作《“海牛”號》《深海之光》《蔚藍深處》《追光·遠航》等報告文學、影視劇、戲劇、歌曲等文藝作品,把學習活動不斷引向深入。
三、典范教育的啟示與經驗
(一)融入日常、抓在經常,推動形成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
學校把典型培育工作融入日常、抓在經常,組織開展教學名師、優秀班主任、十佳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十佳優秀研究生導師、“三全育人”示范崗、最美輔導員、學生心目中的“魅力老師”“青年魅力老師”,以及“芳菲之歌”“青春之歌”“理想之歌”“三支歌”典型示范教育活動。在全校教師、學生和廣大校友中進行摸底,建立典型培育數據庫,動態跟蹤、精準發力。近年來,學校通過用身邊的榜樣教育身邊的人,在思政課教師、輔導員、科技創新、就業創業、志愿服務、關心下一代工作等不同領域和崗位上均有優秀師生代表不斷涌現,廣大師生員工學習榜樣、汲取力量。
(二)剛性保障、柔性關懷,推動形成干事創業的生動局面
學校對先進典型思想上關愛、生活上關心、工作上扶持,更好發揮典型的“溢出”效應。把典型放到能夠充分發揮自身才能和特長的崗位上,“扶上馬、送一程”。根據典型所做貢獻,授予相應的榮譽,給予相應的待遇,保持典型的先進性、持續性。當先進典型面對外界干擾和各種壓力時,加強教育引導,幫助化解思想疙瘩、卸下心理包袱。學校皇曉東老師,從副處級輔導員崗位上退下來后,學校返聘他繼續從事就業工作,到全國各地走訪用人單位,為畢業生就業引路導航。在榜樣的影響下,學校上下持續開展“走出去、跑起來、見實效”活動,書記、校長帶頭直播帶崗、訪企拓崗,促進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廣大黨員、干部擔當作為、干事創業的精氣神進一步提升,2020—2023年連續四年學校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結果為“好”。
(三)守正創新、行穩致遠,推動形成同頻共振的良好生態
學校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教書育人規律、學生成長規律,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推動思想政治工作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同頻共振。聚焦“立德樹人工程”和“時代新人鑄魂工程”,理直氣壯辦好思政課,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學校被教育部社科司批準為第二批依托“青梨派”平臺開展大學生學習思政課網絡平臺建設試點單位,獲批湖南省第二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以及“湖南省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創新中心”“湖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創新中心”建設單位。以數字化為思想政治工作賦能,推進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紙媒與網媒深度融合發展,不斷增強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學校官微在2023年度湖南本科院校官方微信排行年榜位居首位;入圍2022—2023年度中國大學官微影響力全國50強,位居全國第21名。
湖南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高校學生就業創業研究重點課題“高校招生?培養?就業聯動機制的構建與實踐探索”(XJ214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