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背景下OMO賦能閑置資源路徑研究
2021年“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團隊
項目名稱:鄉村振興背景下OMO賦能閑置資源路徑研究
——以孝感市大悟縣北崗村為例
團隊名稱:紅色筑夢·心系三農隊
團隊成員:韓明燁、董妍杉、何宇淳、羅 卓、趙泓宇
指導老師:趙琛徽、郭青川
實踐地點:湖北省孝感市大悟縣北崗村(主)、黃岡市英山縣梅巖村(輔)、黃州區西湖街道三臺河社區、武漢市南湖社區
團隊事跡:
一、實踐經歷
前期,成員進行資料整合、規范研究,中后期進行實地考察。
首先團隊成員深入社區。由于缺乏預判和經驗,成員們隨機采訪社區居民并做記錄時被社區治安大隊長制止,采訪中斷。經協商后重新商定時間,次日在社區工作人員的陪同下順利完成了采訪。
其次,成員深入鄉村。最初在大悟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互動、寫信,后期與當地黨員干部教育基地、宣傳部取得聯系,商定了實地考察事宜。
為深入了解OMO模式的可行性,實踐隊聯系到兩位投資人,對該模式表示認可,并提出改進意見。
團隊創建“e農互聯”公眾號,以鄉村推廣為主要內容定期發布。瀏覽量過千。
成員制作了實踐視頻和“e農互聯”小程序模型,直觀呈現了“搜索土地-農場監控-土地共享”的整個流程。
二、課題反思
團隊選題緊扣鄉村振興大背景,鎖定極具現實意義的方向;采取分層抽樣將問卷調研落到實處。問卷選項內涵交叉和缺少量度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調研結果的價值,調研數據可靠性和全面性受限。
鄉村振興戰略中產業興農是重中之重。通過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將互聯網和先進農業技術因地制宜深度融入一部分較為先進的鄉村賦能產業,盤活鄉村各項資源,鞏固脫貧攻堅的階段性成果,是鄉村振興頂層設計的應有之義。“閑置土地”作為近些年城鎮化和“鄉村空心”的主要問題之一,對其充分利用和在開發,無論是從戰略上還是應用上都具有較高的實際意義。在地方政府政策的加持下,OMO模式下的閑置土地利用或能發展成鄉村振興戰略中助力產業興農的重要一,。
三、實踐感悟
在聯絡社區時出現的失誤使實踐隊深刻認識到項目實施詳細安排和計劃的重要性。良好的溝通是項目順利完成的保障。組員之間的優勢互補分工、通力合作、老師的悉心指導使實踐隊能夠及時發現問題并做出調整,最終順利完成調研。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到實踐中去、到基層去,把個人的命運同社會、同國家的命運的發展聯系起來,才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正確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