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 | 讀懂“中國之治” 助力鄉村振興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創新財稅課程思政育人模式,適應財稅一流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需要,2019年11月9日至15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財政稅務學院博士生導師李波教授帶領學院博士生宋俞辰和三位研究生邱文杰、王森田、王亞坤同學一行五人,到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在滇西應用技術大學、大理市挖色鎮、永平縣和南澗縣等地,開展青年黨性培養基地與學生專業實習基地的簽約、掛牌與教育實踐、課題調研活動。
一、掛牌簽約,謀劃基地新布點
2019年11月10日上午,李波教授帶隊在滇西應用技術大學參加“讀懂中國”雙基地掛牌活動,掛牌活動由滇西應用技術大學科研與產教融合部負責人馬麗華老師主持,學校退休教師高潮老師作為滇西大特聘教授,和滇西大教師代表一起參加了活動。
圖1與滇西應用技術大學共建“雙基地”掛牌儀式
在進行掛牌儀式后,舉行了“鄉村振興”課題研討會,2019年7月李波教授作為教育部掛職干部人才到該校對口支援,該課題作為雙基地建設的依托和抓手,讓學生們參與課題研究,實現黨建和專業培養雙結合。李波教授和課題組老師依次介紹了課題的主要內容、目前的進展以及對課題后續發展的見解,宋俞辰、邱文杰、王森田、王亞坤積極地參與課題討論,依次對該課題發表各自的認識,并從稅收和財政兩個角度為該課題的下一步實施提出建議。
圖2與滇西應用技術大學共建“雙基地”簽約及掛牌儀式
圖3與滇西應用技術大學共建“雙基地”座談會和課題討論會
11月10日下午,調研團隊師生五人利用休息時間,義務向滇西應用技術大學管理學院青年教師和2018級本科生進行經驗交流和互動。
圖4博士研究生宋俞辰與滇西大管理學院青年教師經驗交流
在青年教師交流會上,宋俞辰就科研文獻檢索、研究選題等方面進行了分享交流;同時從學歷深造方面,與青年教師進行積極的交流和討論,現場氣氛熱烈,與會者獲益匪淺。在本科生交流會上,邱文杰、王森田、王亞坤結合考研、英語學習和大學生活等內容與同學們進行交流,使同學們掌握學習技巧,為同學們指明學習方向,同時一一解答學生們的困惑。交流會持續兩個多小時,學長們用親身經歷引導青年教師和學生,舉例豐富,反響熱烈,圓滿落下帷幕。
二、課題調研,深入鄉村知實情
2019年11月11日,李波教授帶隊前往大理州挖色鎮,開展與鄉村振興、職業教育和財稅政策相關的調研活動。上午,調研團隊與挖色鎮領導進行了與調研主題相關訪談,在鎮領導的帶領下實地參觀挖色鎮的特色產業,并走進大理傳統民居,進行居家訪談調研,實地了解鄉鎮情況。座談會上,趙華副鎮長首先介紹了挖色鎮的扶貧情況,針對存在的仍未脫貧的人口施行了兩種脫貧模式:其一,成立合作社+建檔立卡戶,為貧困戶開放公益性崗位;其二,車間勞務人工優先建檔立卡戶。張偉亮副鎮長提到該鎮后期發展潛力大,農村旅游業是今后的發展重點;本鎮外出務工從事糕點加工的人口眾多,可惜未能形成當地特色糕點品牌,產業發展不夠充足。財政所所長張光榮提到村里現狀人多地少,外出勞務多導致當地稅收收入少,稅源主要來自烤煙、旅游業、建筑業和餐飲業。李韶謙鎮長最后總結目前鄉村產業振興存在很大的短板,包括產業過于單一,第一產業缺乏特色,無法應對變幻莫測的市場,沒有規模化經營的生產模式,勞動力成本高,種植技術科技含量低等。
圖6與挖色鎮人民政府座談
下午調研團隊前往挖色鎮海印村,海印村黨支部書記向調研團隊描述目前鄉村發展的瓶頸以及對專業人才的需求,李波教授為海印村遇到的問題提出了針對性建議。通過第一站的調研,同學們對脫貧攻堅的認知不止局限于文獻內容,更加切實體會到鄉村振興實際面臨的問題,對鄉村振興與財稅支持情況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圖7參觀挖色鎮特色產業——白族刺繡
圖8參觀挖色鎮市場基礎建設
圖9與海印村黨支部書記交流
11月12日上午,李波教授率調研團隊來到大理市永平縣博南山茶葉有限公司的茶園基地,復旦大學掛職干部徐宏波副縣長、公司副總經理羅光瑾介紹公司發展經營現狀和農戶的茶葉種植情況,小組成員就公司參與脫貧攻堅的情況以及人才需求進行交流。
圖10參觀永平博南山茶葉有限公司的茶園基地
下午,調研小組走進永平縣職業高級中學,認識了解當地職業教育助推鄉村振興的發展情況,參加以調研課題為主題的座談會,參會人員包括永平縣徐宏波副縣長、教育局局長肖天軍、永平職中校長楊呈葆、調研組成員等,會議內容主要圍繞永平縣職業教育發展現狀與脫貧攻堅等內容進行展開,參會人員還就校企合作與產教融合、職業教育與鄉村振興的關系以及財政在這方面的支持作用等議題進行討論,掛職永平縣博南鎮駐村第一書記的復旦大學曲正祥老師發表很多真知灼見。
圖11在永平職中與永平縣人民政府相關領導座談
11月13日上午,調研團隊前往大理市南澗縣,南澗縣副縣長和滇西大相關處室領導陪同調研。南澗縣職業高級中學校長對學校概況進行了介紹,并陪同參觀學生的上課內容,其中包括學校特色課程“南澗跳菜”,小組成員就學校畢業生未來職業發展方向等問題與校長進行交流討論;隨后,調研小組前往南澗縣西山村,村長向小組成員介紹了本村的產業發展情況以及村民的生活狀況,并就本地鄉村產業振興發展中遇到的問題與小組成員進行交流。
圖12參觀南澗縣職業高級中學
下午,調研小組先后來到南澗紅云核桃有限責任公司與南澗鳳凰沱茶有限公司,在南澗縣副縣長、公司管理人員帶領下分別參觀了核桃制品和茶葉的制作流程,調研成員與兩家公司管理人員進行了交流,對它們的企業發展狀況和相關鄉村產業振興有了一定的了解。調研途中,小組成員也積極向隨行的當地同志了解當地產業發展對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影響狀況。
圖13參觀南澗紅云核桃有限責任公司生產車間
圖14參觀南澗鳳凰沱茶有限公司
三、紅色教育,革命事跡感我心
11月14日上午,調研團隊的三名碩士研究生參加讀懂“中國之治”的黨建活動,活動內容為參觀大理州抗日名將周保中將軍故居。
周保中將軍(1902—1964),白族,是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創始人和東北地區抗日游擊戰爭的主要領導人之一。1902年2月7日,出生于云南省大理縣灣橋村。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5年9月中旬,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擴建為東北人民自衛軍,任總司令兼政治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曾任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西南軍政委員會政法委員會主任兼民政部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和一級解放勛章。
圖15參觀周保中將軍故居
王亞坤同學作為2019級稅務專碩黨小組的組長,在此次參觀活動中積極地為一同參加活動的邱文杰和王森田同學介紹參觀過程中的紅色知識和紅色精神。三位同學被周保中將軍的事跡深深吸引,為他在抗戰中的英勇精神所感染,認認真真的觀看著展館里的每一幅圖片,每一句話。
圖16參觀周保中將軍紀念館
在參觀過程中同學們看到了周保中將軍的一句話,深有感觸更深受鼓舞:共產黨的一輩子就是要把自己的全部精力以至生命獻給革命的事業。通過本次活動,同學們認識到了抗戰革命勝利的來之不易,對中國共產黨黨員的責任有了新的理解。本次“雙基地”實踐調研活動得到滇西應用技術大學楊麗宏副校長,以及曠輝、馬麗華、李華東、楊洪坤、姚敏等院部領導、楊麗宏副校長擔任首席專家的課題組相關老師大力支持和協助。調研團隊的四名學生從武漢市到大理市,歷經單程十二個小時的車程,七天調研活動馬不停蹄、緊鑼密鼓,充分體現了培養財稅英才和讀懂“中國之治”特色主題,使得同學們真正增長了見聞,收獲了知識。通過深入云南最基層、較貧困的鄉村和學校,切身參與實地調研活動,調研團隊師生受益良多,深刻體會到新時代“中國之治”的新境界,進一步堅信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前進步伐,進一步堅定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的信念,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展現中國氣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的“中國之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