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以“三全育人”理念構建外語學科思政育人新格局
西南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緊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三全育人”為統領,通過探索黨建與學科史融合,實現了歷史積淀向育人優勢的創造性轉化,在理論武裝、課程革新、文化挖掘與典禮浸潤中,開創了“課內—課外、教學—研究、教師與教輔”聯動育人新格局,為培養具有全球視野、專業本領和跨文化能力的新時代外語人才提交了探索性的實踐答卷。
一、理論武裝鑄魂:強化思想引領,筑牢育人根基
學院黨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穿育人全過程。通過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教職工政治理論學習、支部“三會一課”等機制,強化教師“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意識。黨委書記帶頭講授“開學第一課”“畢業最后一課”,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進課堂、進頭腦。
黨委書記“開學第一課”
學院通過“三進”教學研討、“三進”有組織的項目申報、“三進”系列課程優秀教學案例評比等一系列舉措,推動《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多語種版本進高校、進教材、進課堂。組織開展針對《理解當代中國》系列課程的專題培訓、學習研討和師資培訓等,鼓勵教師創新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能力、豐富學生實踐活動。
二、課程教學融合:以史育人,推動課程思政全覆蓋
學科史融入課堂。學院黨委引領課程創新,將學科史精髓深度融入課堂教學。從學院通修課《理解當代中國》到各專業新生研討課再到跨文化通識課程,學科史知識和當代中國價值觀從歷史和當代兩個向度有機融入外語課堂,實現課程思政全覆蓋。

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新文科正高組一等獎
教學模式創新。打造“圖譜課程”“慕課+微課”等多元教學形態,提升課程吸引力和覆蓋面,如“西方現代化視角下的英美文學”課程覆蓋學習者超50萬,獲全國教師創新大賽一等獎。
三、學科史挖掘:以史鑄魂,激發學科自信力
學院黨委將學科史研究作為黨建賦能育人的支點,2021年,由學院黨委策劃啟動“基于校史的外語學科史發掘、整理與運用”專項課題,組建10支師生團隊。團隊系統梳理英、德、法、俄、日五大語種教學發展史,搶救性發掘出抗戰時期118名學生譯員投筆從戎報效國家等珍貴史實。課題不僅填補了交通大學校史空白,更加豐富了育人素材寶庫。這些舉措使塵封的歷史有效轉化為“鮮活教材”,極大增強了學子的學科自信、歷史自信與交大自信。
學院師生開辟了特色欄目“院史擷英”,通過追溯學校外語教學的歷史傳統,厘清多語種發展脈絡,為育人注入歷史厚度的同時,也不斷增強交大自信和專業認同。
“院史擷英”育人品牌
學院學科史挖掘產生良好影響。2024年,“校史?學科史文化育人”主題活動獲《教育導報》報道,《西南交通大學外語教育史》擬于2026年5月集結出版,形成良好的社會反響與示范效應,為兄弟院校提供有益借鑒。
四、校園文化浸潤:以文化人,營造育人氛圍
典禮育人。高度重視典禮儀式的育人功能,將建院四十周年慶祝大會打造為立德樹人、涵養家國情懷的重要載體,通過特邀歷任領導、退休教師、畢業校友的牽引,以莊重溫馨的儀式教育,強化情感認同與精神傳承。
榜樣育人。學院系統梳理四十年辦學成果,遴選出一批與家國命運、學校發展同頻共振的優秀院友典范,精心策劃舉辦“四秩芳華,語你同行”西南交通大學外語育人主題展覽(1985—2025),以榜樣的力量指引方向,激勵廣大學子接續奮斗。舉辦“四秩芳華,語你同行”育人主題展覽,展示優秀院友事跡,激發學生奮斗精神。
文化育人。以交大五老”之一的李斐英教授為原型,由在校學子自編自導自演話劇《一課百年》,演繹了跨越時空的師道傳承,贏得師生的滿堂贊譽,打造了新時代沉浸式“思政大課”。此外,還通過李斐英事跡宣講、征文大賽等形式,弘揚先賢精神,涵養學風品格。《言途四秩 無界交響——西南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院慶宣傳片》《見賢思齊——交大五老之李斐英教授》、本科生和研究生《信仰》系列微黨課一等獎入選作品等,是歷史敘事轉化為生動感人影像語言的最好表達。
學生自編自導自演話劇《一課百年》
通過一系列舉措,外國語學院黨委構建起“典禮+榜樣+文化”三位一體育人矩陣,實現“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通過儀式、榜樣、文藝等形式,增強育人活動的感染力與認同度。
五、實踐育人協同:多方聯動,拓展育人路徑
科研育人。組織學生參與“基于校史的外語學科史”等系列課題研究,通過口述史采集、檔案整理等方式,增強學生實踐能力與學科認同。
社會服務。依托工程翻譯團隊服務國家鐵路“走出去”戰略,引導學生將專業所學與國家需求緊密結合。

學子以志愿服務助力全球熊貓伙伴大會
院友資源整合。邀請杰出院友開展講座、座談,搭建在校生與院友互動平臺,拓展學生視野與職業路徑。
西南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通過系統性布局與創新實踐,構建了“多維協同、平臺聯動”的學科思政育人新格局。通過有效貫通“校—院—社會”資源壁壘,實現了課內與課外、線上與線下、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深度融合,最終形成了貫通內外、銜接各方的一體化育人體系,育人成效與影響力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