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全國高校網絡教育優秀作品推選展示活動工作方案
第(di)八屆全國(guo)高校網絡教(jiao)育優秀作品(pin)推選
展示活動(dong)工作方(fang)(fang)案
第八屆全(quan)(quan)國高校(xiao)網絡教育優(you)秀(xiu)作(zuo)品推選(xuan)展示活動(dong)由全(quan)(quan)國高校(xiao)思想政治(zhi)工作(zuo)網承辦,抖音、嗶(bi)哩(li)嗶(bi)哩(li)提供新媒體(ti)支持(chi),具體(ti)方案如下(xia)。
一、作品征集
活動由(you)全國高(gao)校思(si)想政治工作(zuo)網承辦,征集(ji)優秀網絡文(wen)章、優秀工作(zuo)案例、優秀微課、優秀新(xin)媒體(ti)作(zuo)品、優秀“AI+思政(zheng)”作品(pin)5類作(zuo)(zuo)品(pin)(pin)。所有作(zuo)(zuo)品(pin)(pin)須為2024年1月15日(ri)(ri)至提交(jiao)截止日(ri)(ri)期間創(chuang)作的作品。作品征集時間為2025年5月(yue)21日(ri)至2025年10月15日。
活動官網://cc521.net/fdy/wljyzptx/。
(一)優秀網絡文章
須面向大學(xue)生(sheng)創作(zuo)(zuo)(zuo),體裁不限(xian),要體現(xian)價值引導、思想引領,內容觀(guan)點正(zheng)確、立場鮮明,育人功能凸顯(xian),緊扣(kou)高校思想政(zheng)治工(gong)作(zuo)(zuo)(zuo)重(zhong)點難(nan)點問題,以理服(fu)人、以情感人,對廣大學(xue)生(sheng)有(you)較強的吸(xi)引力、感染力和教育意(yi)義。有(you)較高的瀏覽、轉發、評論和點贊量。每件(jian)作(zuo)(zuo)(zuo)品(pin)作(zuo)(zuo)(zuo)者限(xian)1人。
(二)優秀工作案例(li)
可圍繞個人或(huo)團(tuan)隊(高校網(wang)絡(luo)(luo)思政工(gong)作(zuo)室、理論(lun)社團(tuan)、心理咨詢室等(deng))在(zai)創(chuang)新(xin)(xin)高校網(wang)絡(luo)(luo)育人工(gong)作(zuo)、提(ti)升師生網(wang)絡(luo)(luo)素(su)養(yang)、開展網(wang)絡(luo)(luo)文化建設、推進網(wang)絡(luo)(luo)文明教育、營造清朗網(wang)絡(luo)(luo)空間、數智(zhi)賦能等(deng)工(gong)作(zuo)過程中探索施行(xing)(xing)的(de)好(hao)經驗、好(hao)做法(fa)及維護運行(xing)(xing)的(de)平(ping)臺(tai)及欄目,或(huo)在(zai)開展學生工(gong)作(zuo)中利(li)用網(wang)絡(luo)(luo)對遇到的(de)熱點、難(nan)點、重點、突發事件等(deng)進行(xing)(xing)釋疑解惑和(he)深度輔導過程中形成(cheng)的(de)好(hao)經驗、好(hao)做法(fa)進行(xing)(xing)撰寫,并在(zai)此基(ji)礎上(shang)進行(xing)(xing)剖析(xi)、總結(jie)、提(ti)煉形成(cheng)的(de)新(xin)(xin)對策新(xin)(xin)經驗。
案例內容應包括項目(mu)主(zhu)題和思路、實施方法(fa)和過程(cheng)、主(zhu)要成效和經驗、下(xia)一步加強和改進的(de)計劃等,要求(qiu)文字簡(jian)潔、重點突出,字數3000字(zi)以上,可(ke)配(pei)說明圖片和視頻(pin)。每件作(zuo)品作(zuo)者限3人以內。
(三)優(you)秀微課
應圍繞日常工作(zuo)(zuo)實踐或(huo)學習教育中的常見、典型、有(you)(you)(you)代表性的場景(jing)、要點或(huo)環(huan)節進行課堂(tang)設(she)計,能(neng)夠有(you)(you)(you)效(xiao)解決思(si)政(zheng)工作(zuo)(zuo)中的重點、難(nan)點、疑(yi)點問題(ti)。作(zuo)(zuo)品要貼近師生思(si)想、學習、工作(zuo)(zuo)和生活實際,在思(si)想融入、情景(jing)設(she)計、表達演(yan)繹(yi)、視頻拍攝制(zhi)作(zuo)(zuo)等方面具有(you)(you)(you)較高的水平。標題(ti)簡潔,目(mu)標明確,具有(you)(you)(you)個(ge)性和特色,作(zuo)(zuo)品片長不超過15分鐘;畫質清(qing)晰,聲音清(qing)楚,提(ti)倡標注字幕。每件作品作者限3人以內。
(四)優秀新媒體作品(pin)
高校(xiao)運用新(xin)媒體手段進行的(de)(de)宣傳報道、經驗分(fen)享及成果(guo)展示(shi)等(deng),在網絡上有較大影(ying)響力(li),有較高的(de)(de)轉發、評論和引用量(liang),體現高校(xiao)在思想政治(zhi)工(gong)作中的(de)(de)創新(xin)方(fang)式方(fang)法。作品包括短視頻、微電(dian)影(ying)、公(gong)益廣告、校(xiao)園MV、音頻、H5作(zuo)品、圖(tu)解、漫畫、長(chang)(chang)圖(tu)及(ji)動圖(tu)等。視頻類作(zuo)品,片長(chang)(chang)不超過10分(fen)鐘,文件(jian)格式為MP4,畫質(zhi)清晰,聲音(yin)清楚,提倡(chang)標注字幕。圖解類(lei)、長圖類(lei)、漫畫類(lei)作品,提交圖片文(wen)件(jian),JPEG格式。動圖類作品,提交(jiao)圖片文件,GIF格式。H5頁面類(lei)作(zuo)品(pin),提交(jiao)主要交(jiao)互界面截圖和網(wang)絡鏈(lian)接(jie)。音頻類(lei)作(zuo)品(pin),時(shi)長不超過5分鐘(zhong),格(ge)式統一為MP3,以Word形(xing)式提(ti)供文字腳本,保(bao)證音質清晰流(liu)暢,有聽覺美感,可根(gen)據需要配音效或進行(xing)其他后期(qi)制作(zuo)。每件作(zuo)品作(zuo)者限6人以內(nei)。
(五)優(you)秀“AI+思政(zheng)”作(zuo)品
高(gao)(gao)校圍繞(rao)內容供給、隊(dui)伍建設(she)、精(jing)準思(si)政(zheng)等(deng)(deng)領域,聚焦人工智能技術(shu)應用(yong),推進思(si)想政(zheng)治工作(zuo)(zuo)尤其是網(wang)絡思(si)想政(zheng)治工作(zuo)(zuo)數(shu)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的(de)創新(xin)成果。作(zuo)(zuo)品包括高(gao)(gao)校在人工智能技術(shu)與網(wang)絡思(si)政(zheng)工作(zuo)(zuo)相結合的(de)過程中產生的(de)網(wang)絡育人作(zuo)(zuo)品,以及(ji)展(zhan)示高(gao)(gao)校應用(yong)場景(jing)拓展(zhan)、網(wang)絡思(si)政(zheng)工作(zuo)(zuo)賦能等(deng)(deng)方面實踐(jian)成果的(de)短視頻作(zuo)(zuo)品。
短視(shi)頻時長不超過10分鐘,文件格式為MP4,畫質清晰(xi),聲音清楚(chu),提倡標(biao)注字幕(mu)。圖解類、長圖類、漫畫類作(zuo)品,提交(jiao)圖片文件,JPEG格式。每件作品作者限5人以內。
二、參與方式
(一(yi))作品推薦(jian)
個人(團隊(dui))自薦。每(mei)(mei)人(組)可(ke)按(an)要求(qiu)自主(zhu)申報(bao)每(mei)(mei)類(lei)作品1件(jian),并統(tong)一(yi)參加(jia)初選(xuan)。經專家遴選(xuan)后進入(ru)復(fu)選(xuan)環(huan)節。作品(pin)完成(cheng)(cheng)網上(shang)提交(jiao)即(ji)視(shi)為(wei)成(cheng)(cheng)功參與。
教育(yu)部直屬高校(xiao)及(ji)部省合建高校(xiao)推薦。每校可推薦每類(lei)作品8件,所推(tui)薦作品(pin)直接進入(ru)復選(xuan)環節(jie)。
省(sheng)級教育行(xing)政部(bu)門推薦(jian)。屬地普通高(gao)等學校數(除教育部直屬高(gao)校及部省(sheng)合建高(gao)校外,但(dan)含其他部委屬高(gao)校)超過70所的(de)各省(區(qu)、市(shi))教育行政部門,可推薦每(mei)類作品40件;屬地普通高等學校數(shu)在(zai)70所及以(yi)下(xia)的各省(區、市)教育行政部門,可推薦每類(lei)作品25件。推薦作品直(zhi)接進(jin)入復選環節。
同一作品僅可通過以(yi)上三(san)種方(fang)式之一參與(yu)活動,重(zhong)復推薦(jian)或(huo)重(zhong)復提交(jiao)的視(shi)為放(fang)棄(qi)參與(yu)資格。
(二)作品提交
提交人需在活動官(guan)網按要求填(tian)寫(xie)信(xin)息、選擇對應的推薦方式,并上傳作品。作品須(xu)承諾版權。
省(sheng)級教育(yu)行政(zheng)部(bu)(bu)門、教育(yu)部(bu)(bu)直屬高校及部(bu)(bu)省(sheng)合(he)建高校推薦的作品,以(yi)省(sheng)(區、市)/高(gao)校(xiao)(xiao)為單位(wei)匯總信息后(hou)填(tian)寫《第八(ba)屆全(quan)國高(gao)校(xiao)(xiao)網絡(luo)教育優(you)秀(xiu)作品(pin)推選展(zhan)示活(huo)動(dong)征集匯總表》,加(jia)蓋(gai)推薦單位(wei)公章(zhang),并將Word版及蓋章(zhang)掃(sao)描版打包發送至郵箱wljyyxzp@163.com(作品請勿發送(song)至郵箱)。
作者可提供必要的佐證作品影響力的輔助材料(包括轉發及引用率、領導批示、成果鑒定、專家推薦信等),并由作者所在高校負責網絡文化建設管理相關部門審核蓋章。材料嚴禁作假,一經發現取消參與資格,并通報相關學校黨委。同一作品只能參加全國大學生網絡文化節、全國高校網絡教育優秀作品推選展示活動其中一項,以著作權歸屬確認其作品的教師(個人/團體)或學(xue)生(個人/團(tuan)體)屬性,重復提交的(de)作品(pin)或著(zhu)作權認定不清(qing)的(de)作品(pin),將取消參(can)與資格。
作品(pin)提交后,作品(pin)名(ming)稱(cheng)與作者姓(xing)名(ming)均不予(yu)以修改(gai)。高校與省級教(jiao)育行政部門推(tui)薦的作品(pin)名(ming)稱(cheng)與作者姓(xing)名(ming)須與匯總表上信息一致。作品(pin)提交和材料報(bao)送截(jie)止時間為2025年(nian)10月15日,以電子郵件(jian)接收時間為準。
三、作品網(wang)絡傳播(bo)
為充分發揮優(you)質網(wang)絡作(zuo)品傳播(bo)力(li)和影響力(li),可將作(zuo)品上(shang)傳至抖音、嗶(bi)哩嗶(bi)哩、微博、微信公眾號、視頻(pin)號、小紅書等新(xin)媒(mei)體平臺,上(shang)傳至抖(dou)音或(huo)嗶哩嗶哩的作品需(xu)@“校園(yuan)好(hao)網民”新(xin)媒(mei)體賬號,參加“#高校(xiao)網絡教育(yu)優秀作品”話題展(zhan)示,承辦單位(wei)和新媒體支持(chi)單位(wei)將擇優進行熱榜(bang)發布(bu)和流量(liang)支持(chi)。
四、聯系人及(ji)聯系方式(shi)
全國高校思想(xiang)政治(zhi)工(gong)作網聯系人(ren):
張(zhang)振香 010-56803657;易展(zhan)鵬 010-56803685;郵箱:wljyyxzp@163.com。